
售前電話
135-3656-7657
售前電話 : 135-3656-7657
1.網絡結構
與傳統(tǒng)電路交換網相比,通過呼叫控制、交換、承載的分離.軟交換網絡實現了一個全幵放的體系結構。各層次網絡單元通過標準協議互通,可以各自獨立演進,以適應未來技術的發(fā)展。
軟交換網絡分層結構如圖7.16所示,共分為四個獨立的層次,從下到上依次為:
圖7.16 軟交換網絡分層結構
(1)接入層:提供各種網絡和設備接入到核心骨干網的方式和手段,主要包括信令網關、媒體網關、接入網關等多種接入設備。
(2)傳輸層:負責提供各種信令和媒體流傳輸的通道,網絡的核心傳輸網將是IP分組網絡。
(3)控制層:主要提供呼叫控制、連接控制、協議處理等能力,并為業(yè)務平面提供訪問底層各種網絡資源的開放接口。該平面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軟交換設備。
(4)業(yè)務層:利用底層的各種網絡資源為用戶提供豐富多樣的網絡業(yè)務。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實體是應用服務器,它是軟交換網絡體系中業(yè)務的執(zhí)行環(huán)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書前面講述的內容,是按照傳統(tǒng)電信網具有代表性的網絡分層模型的概念和體系來組織的,也即按照分成信息應用、交換與路由、接入與傳送三層構成的網絡分層模型來描述整個通信網絡。而基于軟交換的NGN體系結構卻與之不同,是一個四層模型,實際上二者的主要不同正是將軟交換引入現有網絡構成NGN所造成的。簡單地說,將原來交換與路由中的呼叫控制功能獨立出來就是現在的控制層,即軟交換;剩余的對媒體處理和傳送功能就是現在核心傳輸層要完成的功能;而接入/媒體層就是提供各種接入手段,只不過因為軟交換要疊加在現有通信網上,還必須提供現有各種傳統(tǒng)通信網,如電話網、IS¬DN、智能網的接入。
軟交換網絡的組成如圖7.17所示。包括軟交換設備、應用服務器、媒體服務器、中繼網關、接入網關、綜合接入設備(IAD)、智能終端(如SIP終端和H.323終端等)、路由服務器、網關服務器等,各設備間的接口和協議也在圖中標出。
圖 7.17 軟交換網路組成示意圖
2.協議由圖7.17可以看出軟交換網絡中各個設備間的接口和使用的協議,軟交換設備通過SIP、智能網No.7信令應用協議INAP,Radius協議與業(yè)務平臺中的應用服務器及認證服務器等通信,通過XML或H.323協議與IP網絡通信,通過H.248協議和MGCP協議與媒體服務器、中繼網關、接入網關、IAD等通信,通過SIGTRAN協議與信令網關通信,還可以通過SIP協議與其他軟交換設備連接。
下面對幾個主要協議作簡單介紹。
(1)H.248/MEGACOH.248/MEGACO協議均稱為媒體網關控制協議,應用在媒體網關和MGCP終端與軟交換設備之間。兩個協議的內容基本相同,只是H.248是由ITU提出來的,而MEGACO是由IEFT提出來的,且是雙方共同推薦的協議。它完成了呼叫的建立和釋放。
(2)媒體網關控制協議(MGCP)媒體網關控制協議(MGCP)是由IEFT提出來的,是簡單網關控制協議(SGCP)和IP設備控制協議(IPDC)相結合的產物。MEGAC。協議是對MGCP協議的進一步改進、完善和提高,MGCP協議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協議.協議的內容與MEGAC。協議比較相似。目前軟交換系統(tǒng)設備大都支持該協議。
在軟交換系統(tǒng)中,MGCP協議與H.248/MEGACO協議一樣,應用在媒體網關和MGCP終端與軟交換設備之間,通過此協議來控制媒體網關和MGCP終端上的媒體/控制流的連接、建立和釋放。
軟交換機就是通過媒體控制協議MGCP/H.248技術來實現呼叫控制與媒體傳輸相分離的思想。
(3)會話初始協議(SIP)會話初始協議是IETF提出的在IP網上進行多媒體通信的應用層控制協議,以Internet協議(HTTP)為基礎,遵循Internet的設計原則,基于對等工作模式。利用SIP可實現會話的連接、建立和釋放,并支持單播、組播和可移動性。此外,SIP如果與SDP配合使用,可以動態(tài)地調整和修改會話屬性,如通話帶寬、所傳輸的媒體類型及編解碼格式。